第(1/3)页 奥运团队的第一次会议,原本是要聚餐的。 但今天有艺术家缺席,譬如原问界的林颖在美国忙着设计方案,只能先请假。 再加上下午会议现场的尴尬,老谋子决定还是等下一次人员齐聚再设宴,也给张继钢、陈伟亚等人回去好好消化适应一下今天的事情。 论艺术造诣和实力,人路宽水平在你们之上; 论做人做事的手段,下午双方也算是做过了这一场,胜负已分。 以后是通力合作,还是阳奉阴违,就看你们自己的选择和觉悟了。 如果非执迷不悟,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,领导怪罪下来只能自己受着。 但从面上讲,这个聚集了全国、甚至全球顶级华人艺术家的奥运团队,算是真正确立了路宽和老谋子两位领导的权威。 明眼人都看得出,底下的那老几位你们就认了吧! 人家师兄弟俩人好着呢,互相捧场、给力,想上位的早点儿歇着吧,没戏! 至于后面这两位总导演谁负责开幕式,谁负责闭幕式,显然就是手底下见真章,也是上级领导的考虑了。 “小路啊,你今天这创意真的太棒了,我估计奥运会之后,你的在电影上又得多出不少感悟。” 路老板笑道:“这就是我参与奥运会的目的之一,大型晚会和电影有很多类似的地方,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。” “对了张导,你的《黄金甲》?” 老谋子一拍大腿:“刚刚开会光顾着思考你这个画卷,忘记跟大家知会一声了!” “北平片场的戏份估计月底前能杀青,下面就要到横店去了。” “到时候还得麻烦你们跟我跑一趟,我已经安排剧组在横店给大家准备后勤工作了。” 这安排跟前世别无二致,路宽点头:“这都没问题,奥运节目创意是一件极枯燥的事儿。” “去年拍《塘山》,我也是一边拍戏一边头脑风暴,偶尔换换脑子还是不错的。” 张一谋想起他的新电影:“新剧本备案了吗?我听状状和韩总说,跟之前有很大改变啊?” “是的。”路宽点头:“前两个月在北美发生了一些事情,我又有了些新的感悟。” “原本是相对简单的张纯如女士著书立说的单线叙事,现在我想夹杂进《拉贝日记》和《魏特琳日记》的内容。” “整部电影就变成了通过张女士的视角,去剖析回望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,将它的真相展示在世界面前。” 老谋子惊诧道:“这是大场面、大功夫啊!从场景复原搭建到数以万计的群演,还有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。” “真的要拍出来,我看规模堪比《辛德勒名单》了!” 青年导演跟老谋子站在奥运大厦下抽烟,长叹一口气:“北美正在选角,主要配角是魏特琳和拉贝,国内也在悄悄进行。” “如果剧组成型,我预计规模不会比《辛德勒名单》小多少。” 老谋子笑着摇摇头,眼里尽是对他的激赏。 《辛德勒名单》全片有120多个角色,3万名群演,在波兰有30多个外场地,140多个布景。 影片在1993年就花费了2300万美元,光幕后团队保守估计就有数百人。 路宽的野心很大。 2002年在柏林初遇张纯如,彼时只是为了给她一个念想、一个牵挂,不至于令这位女英雄英年早逝。 但新年伊始,经历了这么多困难和阻挠,他反而想苦心孤诣地把这部历史题材的艺术片,真正地拍成一部名垂影史的杰作! 他要把这部大屠杀电影拍成中国人的《辛德勒名单》。 无论是澄清历史的现实意义,还是对于他自身电影艺术的探索,都是绝佳的机会。 甚至于,在奥运会和大屠杀电影之后,他隐隐地觉得自己,似乎可以尝试去摸一摸伯格曼说的那扇大师之门了。 门里是黑泽明,是戈达尔,是布努埃尔。。。 老谋子重重地拍了下他的肩膀:“有想法!我绝对支持你!” “既然你决定拍成一部史诗级的历史电影,我建议你不要太急切,奥运会就可以当成你练习和体会调度的实践工具。” 张一谋不无感慨地看着自己这个北电小学弟:“我太期待了,我期待看到中国人的《辛德勒名单》。” “拍完这部电影,我想你就真正可以登堂入室了。” 他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:“关键你最让人嫉妒的,是不缺钱啊!” “我们这帮因为投资要愁白了头的老家伙,很是羡慕!” 路老板听得莞尔,旋即想到了老谋子跟张卫平在后期的决裂以及超生事件。 似乎可以举手之劳帮着他消弭掉,把那位不太仗义的合伙人一脚踹开。 当然,这都是后话了。 两师兄弟又笑谈了一会儿,阿飞开车过来载着路老板离开。 看着宾利雅致远遁的尾灯,从影二十年的老谋子突然萌生了和去年戛纳电影节上,观看《返老还童》的顾长未一样的想法。 中国新一代的电影大师,也许就要在他们这代人的注视下出现了。 如同他刚刚打趣的一样,青年导演最大的优势,就是能肆无忌惮地实验自己的电影想法。 充足的资金、完善的产业链、极高的容错率,如果不计成本,几乎是任他挑选的演员阵容,再加上重生者高屋建瓴的视角。 剩下,就看导演本人的悟性了。 —— 二月中旬,路老板暂时和奥组委请假赴美,处理一应琐事。 北美攻略即将开始,在生活上从来不委屈自己的青年导演想着是不是买架飞机,能方便两地奔忙。 这一次虽然打的是为《塘山》获得最佳外语片提名跑公关的借口,但他没有通知哈维、狮门或者任何人。 飞赴纽约后径直下榻万豪酒店,等待着一位“神交”已久的巨鳄。 保尔森。 午后,还没调整过来时差的路宽在落地窗前打盹,被阿飞轻声叫醒。 他站起身,对着一脸疑惑的保尔森伸手:“有些吃惊吧?保尔森先生?” 保尔森稍微错愕了几秒:“额,没想到是你,导演先生。” “不,Mytube先生!” 两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,路老板没想到这个大空头还挺幽默。 保尔森1980年从哈佛毕业后进入华尔街,曾先后在贝尔斯登和高盛等知名金融机构工作。 在贝尔斯登期间,他主要从事并购业务,积累了丰富的金融交易经验。 之后在高盛,又进一步拓展了自己在投资银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人脉资源。 除了利用次贷危机的投机外,路老板也想着通过他多认识一些北美投行券商,有个知根知底的总是好的。 “路,说说你的来意。”保尔森环顾了两万美金一晚的顶奢套间:“幸好我不是好莱坞女明星,你这里也没红沙发。” “不然我也许真的不想走了。” 路老板很给面子地笑笑,直接进入正题:“我听说你在筹资建立一只用于做空COD的基金?” COD是一种包括住房抵押贷款、信用卡贷款、企业债券在内的资产池基金产品,保尔森寻求做空的原因也很简单—— 他看到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以及次贷危机的潜在风险。 “没错,路先生有兴趣吗?” 保尔森惊讶异常,他的吆喝叫卖目前不是很顺利。 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,他招摇过市地宣称次贷危机必将到来,但响应者寥寥。 后世直到2006年7月,保尔森倾尽自己3000万美元的全部身家,也不过才筹集了不到1.5亿美元的做空基金。 “对,我有兴趣。”路宽假模假样地就要卖弄一副,总得叫这个华尔街之狼知道自己不是好哄骗的。 即便只是驴屎蛋子表面光。 “我上个月在纽约准备投资置业,当地一位华人女设计师,林颖,你听过吧?” 保尔森笑道:“当然,越战纪念碑是她的作品。” “嗯,她告诉我,纽约现在的房价远高于趋势线,有严重的泡沫风险,劝我迟一些再买。” “我请了一位专家调研,他提出2005年美国的次贷占比已经达到了新高,推断未来房价起码要下跌40%以上!” 保尔森眼前一亮,好像找到了知己:“非常鲜明的观点,我认可。” “事实上,我的团队给出的调查结果是,目前次贷借款人高度依赖借新还旧,贷款模式存在巨大风险。” “尤其是在加州和佛罗里达等房价涨幅高的地区,违约率可能被再融资所掩盖,一旦房价下跌,违约率必将飙升!” 曾经做过华尔街股票经纪的保尔森,看着这位手握巨款的华人青年:“路先生,我迫切希望为你服务,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。” 至于他为什么知道路老板手握巨资? 不久前Mytube卖来的二十多亿还握在手里呢,再少也比他这个窘迫的基金经理强。 路老板面色肃然起来:“说说你的计划。” “从第二季度起,我准备开始购买次贷违约率的细节数据和不良贷款调查公司报告。” “一旦时机成熟,团队将在加州、佛州、亚利桑那和内华达四个州的次贷上做文章。” “直接通过购买信用违约互换(CDS)为这些资产投保,利用投行与评级公司合谋的漏洞,买入两A甚至三A级的 CDS,实现高杠杆操作!” 保尔森心思机敏,故意脱口而出不少专业词汇,定定地看着这个东方导演,企图给他制造不明觉厉的感觉。 同时,他也在观察这位主业导演的投资人是不是真的懂,也许自己有投机取巧的机会呢? 这段话听着复杂,但在提前做了功课的路宽眼里很简单。 简言之,CDS就是给房子买的保险。 保尔森团队在预测这四个州的房价要暴跌之前,可以有两种选择。 直接买做空RMBS,这样房价下跌,他可以拿到做空的钱。 另外一种就是买CDS的保险,这里面存在交易的潜规则: 即保尔森可以同保险公司和投行合谋,把风险高的房子,标注成风险低的房子。 相当于,你用很少的保费投保了一个赔偿金额很高的产品。 这样一来保费降低,再加上杠杆,一旦房价崩盘,就是一笔泼天横财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