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如果说刘伊妃的陨落对于内地小花是一鲸落、万物生,那问界控股随便漏出来的一条产业条线,都够其他企业饱餐一顿。 商业领域的斗争贯穿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,没有一劳永逸的称王称霸,只看路宽和问界上下如何应对罢了。 宵小们在诸多商业势力的推波助澜下密集发声,普通人哪有分辨的能力,跟风恶评甚嚣尘上。 【经典港片爱好者】:北美票房数字的事实证明,路宽贩卖爱国情怀是一步臭棋,你以为在好莱坞营销了几个风向标,就能洗掉烂片的标签吗? 至少6500万的宣发,北美市场首周才2200万,国内的观众就一定能买你的账吗?妄想! 建议国内发个DVD算了,不过你就算发DVD,我也不会买正版,哈哈! 【樱花の爱】:同意楼上,嘴上说着要和平,电影里贬低友邻,江郎才尽的路狗就是个二皮脸。罔顾我们与友邦的和睦美好局面,要去吃1937年的人血馒头,你不扑谁扑? 【爱我中华】:楼上两个大煞笔,点赞的也是大煞笔,就这样,别的不想说。 “这些到底是收了钱,还是真的这么想?太可怕了吧?爱国是一种罪吗?”刘晓丽没有接触过什么恨国党,事实上也只有网络上有这些蛆虫的生存空间。 刘伊妃这些年算是看穿了这些新闻人的嘴脸,化身键盘侠头也不抬地回复: “他们就是癞皮狗,路宽就是唐僧肉,只要能啃上一口就立马长生不老、身价倍增。” “你不信看看,但凡路宽跟哪个小记者吵起来了,后者立马就能接到大报社的邀约。” 小女友看着一屏幕的谬论咬牙切齿:“哪怕他们的口水能沾到他一点,就能有跟主子摇尾乞怜的资本了,可恶至极!” 刘晓丽本来也同仇敌忾得很,不过被大闺女这一通凌厉的措辞搞得有些发蒙。 只要什么事跟路宽一沾边,她好像立马跟打了鸡血似的,恨不得提刀穿过电脑砍了这些渣滓。 老母亲跟张纯如对视了一眼,两人背着键盘女侠咧嘴笑了笑,暗道小儿女的有趣。 张纯如对这些小场面不太担心,这些对比她当年遭到的厄难,只能说小巫见大巫。 她对路宽的信心也太强,知道以他的斗争经验之丰富,肯定早有了预案。 “茜茜,不要着急,犯不着跟他们生气。” 她走近拍拍刘伊妃的肩膀:“骂电影难看又不用负法律责任,这些人的尺度都是拿捏好的,你生气也没用。” 刘晓丽疑惑道:“这帮人就不怕打脸吗?之前香江那些人被打的还少吗?” 小刘转身无奈道:“不要脸的人难道害怕打脸吗,如果《历史的天空》票房回暖或者最后拿了大奖,他们顶多被嘲讽几句罢了,电脑一盖什么影响都没有。” “但是现在唱衰、恶评,可是能真真切切地影响到一些观众的啊,毕竟普通网民不全都是理智的人。” 张纯如点着屏幕上的名字:“这个朱大珂好像跟小路很不对付嘛,我记得上次我在北美看《塘山》,国内网站就有他的评论。” 小刘俏脸微寒,面目清冷:“老贼,早晚必杀之。” 刘小驴说着转身看向屏幕:“我来看看这厮又放什么屁。” “哈哈哈!”刘晓丽被女儿又萌又凶的样子逗得乐不可支:“把你那花木兰的味儿收一收,怪不得王敬松给你取这个外号呢。” 张纯如和刘伊妃略览着朱大珂影评。 见鬼,他可能连电影都还没看到,因为外网的一些恶评和票房数据就已经忍不住跳出来了。 《路宽的“电影工业化”幻梦与泛亚电影学院的投机本质》—— 路宽的《历史的天空》看似高举历史正义旗帜,实则暴露了他对电影艺术的彻底背叛。 影片以张纯如和金陵大屠杀为噱头,却用好莱坞式的煽情手法粗暴消费民族苦难,将严肃历史降格为廉价的情绪刺激。 《楠方》的李主编从社会价值方面提出来三罪,我作为电影评论员,今天只讲电影专业的知识。 路宽近年来高调鼓吹“中国电影工业化”,并创办所谓“泛亚电影学院”,试图将自己包装成中国电影产业的救世主。 然而,细究其理论与实践,不难发现这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商业表演,其内核仍是资本运作与个人品牌营销,而非真正的艺术探索或产业革新。 路宽反复强调“工业化”的重要性,认为中国电影必须学习好莱坞模式,追求大制作、高特效、全球化发行。然而,他的《历史的天空》恰恰暴露了这种思维的致命缺陷。 而他所谓的“泛亚电影学院”,也只不过是精英俱乐部的生意经。 表面上标榜培养新一代电影人才,实则是一个以资源垄断为核心的精英俱乐部。 学院招生标准模糊,课程设置浮夸,核心师资几乎全是路宽的商业伙伴。 这种模式与其说是教育,不如说是人脉与资本的捆绑销售。 从当年《异域》历史票房冠军的炒作,到《历史的天空》的“爱国叙事”,再到泛亚电影学院的建立,路宽的野心已昭然若揭: 通过资本与舆论的双重控制,垄断中国电影的话语权。 这种垄断最终会导致什么?看看好莱坞就知道了—— 六大制片厂的工业化体系固然强大,却也扼杀了独立电影的生存空间,使电影沦为流水线商品。 路宽若真以好莱坞为榜样,那么中国电影的未来,恐怕不是崛起,而是同质化的深渊。 相比于《楠方》的李贱盲,很显然朱大珂的评价更具杀伤力。 因为普通网民对一部电影背后的弯弯绕绕知之甚少,朱大珂又一直站在中国电影的角度来叙事和评议,很容易被他各个学校的教授、博导的头衔蛊惑。 “茜茜?”刘晓丽看着女儿半天不动,轻声喊了一句。 刘伊妃面色如常地回头:“嗯,我没事儿,我先回房间了,下午三点就有人来化妆。” 晚上是闭幕式红毯,虽然对比开幕式的明星大咖们已经少了一半,场面也没有前者盛大,但该准备还得准备。 小刘跟张纯如等人暂别,回到房间打开自己的电脑,想了想登进了【洗衣机黑粉V群】(386章)。 她是群主。 刘小驴变身洗衣机黑粉群群主的经历也相当传奇。 2003年卓韦爆出路老板洗衣机的形象外号,网络上遍布着他跟各路女星的暧昧往事。 刘伊妃用【轧路姬】的小号在博客网的一个博主帖子后留言,该娱乐博主有一个《洗衣机探花系列》,历数了跟他有过传闻和暧昧的各路女星。 小刘在其中一条有关范兵兵的探花侦探贴下留言,勘误了洗衣机跟范兵兵的某次接触地点错误。 然后就入群了。 在提供了她浩如烟海的给调侃、抨击洗衣机的帖子的回复和点赞记录后,群里的黑粉们都自叹不如。 果然黑子比粉丝还要长情,怎么会有人能这么恨洗衣机? 她恨的是洗衣机的风流。 于是搞笑女刘伊妃就常驻此群了,偶尔提供一些娱乐圈里的小彩蛋、小八卦,甚至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照片。 对她来讲没什么大不了,对黑粉群的网友们而言,却切实地有了一个直击娱乐圈的窗口。 自此上位。 【一路黑到底】:群主MM最近在忙什么,好久没冒泡了! 【轧路姬】:当然忙着骂洗衣机啊,最近他不是有新电影上了吗? 【拔洗衣机水管】:俺也一样! 【一路黑到底】:俺也一样! 【杀路狗抢茜茜】:俺也一样! 小刘想了想,试探道:最近有人联系你们吗,之前不是听说偶尔有可以拿钱的那种单子? 【一路黑到底】:群主MM想接单子吗,你博客网粉丝二十多万,单价要比我们高很多的! 【轧路姬】:有这想法,最近有点缺钱,是怎么操作? 【一路黑到底】:根据你粉丝数的单价不一样,你最好养几个群,从你微博上吸点路宽的黑粉到群里。我现在手里有七八个大群,单价每条1到3毛钱,日结,你抽成就行。 【拔洗衣机水管】:我手里有二十多个大群,这几天先造势,等他们回国首映。不过这几天微博和博客网封得好狠,真是洗衣机的好狗。 2008年的企鹅群人数最多500,已经成为了水军的最小组织单位,手下掌握几个大群,赚点儿零花钱是够了。 电脑前的轧路姬冷笑连连,继续套话。 既然真的有那么一回事,拿出来总归是个证据,能缓解一下男友的压力。 这个黑粉V群成立的时间太早了,人员来来去去,小刘莫名其妙就混成了群主。 现在留下来的大多是因为吹水和情怀,里面很多都已经成为兼职的水军大都督。 聊天框里,路老板的黑粉们五花八门地给他们心目中的群主MM提供行业内幕。 譬如最底层的学生、下岗职工组成的群体单价最低,只有不到3毛线; 但是具备一定文字能力,可以不拘泥于模版发帖,行文带有一定煽动能力的,每条是0.5到2元; 最高级的是定制服务,针对企业和正府的重大负面新闻,像【轧路姬】这样二十多万粉丝的小博主,就是一事一议了。 还有各种买肉鸡的操作、最早期版本的自动顶帖机、评论生成器。。。 各种光怪陆离的操作把刘伊妃看呆了。 她一边套话一边截图发给杨思维,后者是现在问界和博客网、微博的主要沟通桥梁。 【一路黑到底】突然打字:刚刚接到个大单啊,柏林那边再过几个小时就颁奖了,有大金主定制8毛一条的高价。 群里瞬间鼓噪起来,都在问什么情况。 【一路黑到底】:如果没获奖,还是按照之前的模版,讲他贩卖爱国情怀,吃人血馒头; 如果拿到奖了,就说他给电影节评委行贿、从内地人身上赚钱塞给外国人、说路宽和女朋友已经移民美国,赚这一笔国难财就要跑之类,金主有模版的。 需要的私我,不过我要抽成哈。。。 黑粉群一阵鼓噪,利字当头,暂时没人再管刘伊妃这个群主MM了。 小刘看得太阳穴青筋直跳,一字一句地截图发给杨思维,又私聊了【一路黑到底】等人进了他们的黑粉群,美其名曰学习取经。 接着把群里所有人的企鹅号都截图留存,这都是找后账的线索,说不定到时候就有污点证人。 她全神贯注地收集完所有信息,这才幽幽地在群里发了一句话。 【轧路姬】:其实,我是刘伊妃。 群里先是一片死寂,然后各种大笑搞怪表情“银瓶乍破水浆迸”。 这话,跟路宽对她说“我是秦始皇”差不多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