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哈喽大家好!好久不见!” 镜头突然怼脸的特写中,刘伊妃挺翘的鼻尖几乎戳穿屏幕,睫毛根根分明。 她突然调皮地眯起一只眼凑近镜头:“哎呀这镜头有灰!” 说完“噗”地吹了一口气,画面瞬间糊上一层雾气。 摄影师大哥的画外音很无奈:“刘老师,别这样,我们要扣工资了。” 小刘站到柳妍边上,衣襟处别着耳麦:“张老师,好久不见,开个玩笑,哈哈。” 杨思维在镜头外挑眉给前艺人竖起大拇指,今天她虽然不是纯素颜,但也只是简单遮瑕。 为了拉起节目效果开头就来了这么一手,整个类谈话节目的基调就定了下来。 换做其他女明星,即便是化了妆,但在这种距离下,五官的缺陷和皮肤的瑕疵是会被无限放大的。 即便给她们设计了这个自信俏皮的出场台本,敢怼脸到摄像头前的又有几个呢? 不是刘伊妃的脸多么完美无缺,是她自己足够自信或者不在乎瑕疵被观众捕获罢了。 智界视频的弹幕瞬间狂飙,顶咖的别具一格的出场,自信又充满元气。 “救命!天仙的仙气攻击!我屏幕湿了!裤头也湿了!” “刘伊妃应该是用洗洁精洗脸的,太干净了。” 一个“突然出现在你的世界”的出场,甫一开始就把观众的期待拉满了。 粉丝们喜欢看她的仙女、打女、女作家的银幕形象,更爱她私下里的这股子恣意和洒脱。 特别是这一世的小刘得以在情爱坎坷后破茧,能够叫她把这充满鲜活生命力的特质展现无遗。 湘台众人看到密密麻麻的弹幕就已经开始头疼了。 显而易见得,这些都将变成旅游卫视的子弹射向竞争对手。 可他们又能怎么办呢? 刘伊妃这种当量的核武器,内娱这么多年也就有这一个。 上一个国民度比她还高的雁子没有赶上互联网时代的倍乘效应,在电影圈也难有作为。 内娱想要再造这种顶级女星的尝试倒是不缺。 华艺、澄天、鹰皇,包括湘台自己的天娱也已经努力了三四年了,但哪怕能说接近她的都极少。 已经成长成为旅游卫视头部主持人的柳妍笑道:“茜茜,前段时间从川省公益行回来以后,最近在忙什么?” “粉丝都说你不大敬业啊,想在网上看到你的消息太难了。” 小刘笑着颔首:“这大半年都在排剧,9月份曹禺先生诞辰,人艺会有一系列精品剧目上映,到时候欢迎大家来看。” “很了不起了,那最近也看了《流星雨》吧?评价如何?” 刘伊妃挑了挑眉,选择实话实说:“除了服化道精致地不像样儿,堪比电影水平外,剧情还是比较老套的。” 本着真实、随性的节目基调和原则,刘小驴又开始泥石流了:“如果不是路宽公司的片子,我大概不会打开电视机的。” “不过不得不说韩剧和土味偶像剧确实有毒,一旦看进去了,这几天我就没扔下来过,哈哈!” 柳妍听得一愣。 湘台会议室里也人人皱眉,都没想到她会这么回答这个问题。 “你说她这是设计好的问题,还是刘伊妃原本就这么想?” 欧阳常青的问题让众人挠头。 这个时代的明星在综艺节目上的形象是什么样的? 2008年的内娱生态,明星与观众之间仍隔着一层精心打磨的滤镜。 综艺节目的主流风格是央视《同一首歌》式的华丽舞台,或是《快乐大本营》的夸张游戏。 明星们穿着亮片礼服,在提词器引导下背诵标准答案,连笑声都像彩排过般整齐划一。 访谈节目更是如同外交发布会: 女明星被问到护肤秘诀,必然回答“多喝水、早睡早起”,绝口不提医美和天价面霜; 男演员谈起拍戏受伤,必定强调“敬业是应该的”,没人敢吐槽剧组盒饭馊了; 哪怕被狗仔拍到绯闻实锤,官方回应也永远是“只是好朋友”。 可现在的刘伊妃是怎么回答的? “韩剧和土味偶像剧都有毒。”—— 她没有回避自己看《我的女孩》的事实,出场就把自己摆在了中立的位置; “不是路宽公司的剧也许不会看。”—— 把给男朋友助阵加油说得理直气壮,没有一丝一毫的掩饰; “这几天我就没扔下来过。”—— 没有像其他女明星一样死凹逼格,承认自己也会沉迷“低级趣味”,打破仙女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。 这一瞬间湘台会议室里的高层们都想了很多,这是不是旅游卫视或者问界新的综艺访谈套路。 其实这真的是他们自己多虑,这就是内娱泥石流的常规操作。。。 不是你杨思维叫我随意发挥的吗? 我说的也没问题啊! 褒贬得当,最后也往回找补了点儿,言明了一旦看进去就丢不下来。 还是现在已经贵为编导室主任的姚佳对刘伊妃了解一些:“台长,刘伊妃她似乎就是这个风格的,2002年我们跟问界合拍《仙剑》,她那个时候接受采访就很欢快了。” “好吧。”欧阳常青无奈地摇摇头,这上哪儿说理去? 屏幕上的弹幕更加疯狂。 “洗衣机:我把你捧成影后就是为了拆我的台?” “洗衣机:你那张嘴如果不用来亲,其实也挺没用的。” “洗衣机:你要是当时失语症没治好,也算个大团圆结局了。” 。。。 柳妍主持经验丰富,很快就接受了今天这个非同寻常的嘉宾的讯号。 这么玩是吧? “茜茜,今天邀请你来是一起给你的北电师妹井甜加加油,最近《流星雨》热播,她作为一个新人也承受了很大压力,我们一起进去吧。” “好的。” 两人边走边走,导播镜头给出了豪华别墅的中远景镜头。 虽然没有介绍和字幕说明,但不乏北平本地人认出了稍纵即逝的颐和园飞檐的一角。 “楚雨荨住这儿?我靠!感觉她演的丑小鸭还挺像的,还以为是个勤工俭学的北电女生呢。” “楼上什么意思?” “疑似颐和园边上某高端别墅,现在均价6万多。” 反差人设建立的第一步走了出去,只有杨思维知道某些弹幕根本就是她自己的策划。 为什么要突出井甜人间富贵花的背景? 这难道不是跟打造她的亲和力和接地气人设背道而驰的吗? 这就是杨思维这个经年累月给女星做形象设计、玩公关游戏的经纪人的独到之处了。 这捧红大甜甜这个国家级命题中,人间富贵花,和充满亲和力的邻家少女的反差感就是最佳的新闻学素材。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,很多小网站的“反差表版块”都是榜一大哥们的充值热点。 在娱乐圈,反差感也是容易制造记忆点、拉近与观众距离的营销手段之一。 观众对“富二代”、“资源咖”天然存在负面预设,就像后世的几位“京圈公主”。 她们的标签是傲慢、不食人间烟火、靠背景上位。 但如果井甜主动打破这种预期,展现出与身份不符的真实、可爱、娇憨的一面,反而会形成强烈反差,让观众产生“原来她这么接地气”的惊喜感。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,井甜1500万拍画、住颐和园豪宅等事实迟早会被扒出,与其被动贴上标签,不如主动解构,这也是为了避免“虚假人设”,长远维稳。 在这一点上,最鲜明的例子不就是井甜现在最为腹诽的这对公母吗? 路老板早年间给自己立下的永不塌房的“洗衣机废墟人设”,不在意圈内的风言风语,任由发酵; 这一世有人保护的刘伊妃更是不加掩饰,想爱就爱,对着镜头也许会稍微收敛些,但从来不装。 这种人设是能够长远维稳的,也能给品牌方、资方以更多的信任。 当然,现在网络上也有说路老板人设塌方的,主要是调侃他被改造家用,无法再承担弔替的功能。 直播画面中,镜头随着刘伊妃和柳妍的移动,缓缓推向别墅房门。 刘伊妃按响门铃,对柳妍笑道:“我来过几次,井甜私下里跟我差不多,都属于比较随意的那种。” “不过今天做节目提前告诉她了,应当还是收拾了一下的。” “来啦!”井甜的声音从别墅里传来,带着几分轻快的雀跃。 屋内的摄影机镜头中,只见她趿拉着拖鞋从客厅小跑过来,身上套着一件宽松的纯白T恤,领口微微歪斜,露出一截精致的锁骨。 T恤下摆随意地塞进浅色牛仔裤里,衬得腰肢纤细,却又带着几分慵懒的居家感。 屏幕和智界视频前追剧的观众都认得出,这是楚雨荨的常规打扮,搭配的服饰也在问界商城里销量最高。 因为性价比够高,也很白搭。 “柳妍姐、茜茜姐,快请进。” 刘伊妃换了鞋,看着她笑道:“白天参加什么活动去了?怎么还穿着戏服?” “没有啊,感觉挺舒服的就一直穿着了,居家服嘛。” 从进门开始,小刘在机位就退居二线,开始承担起今天的绿叶职责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