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攻城之战从未停止。 城中的内应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。 在一声声炮火的轰鸣中,淮阴军如同潮水一般向着城墙上冲锋着。 火炮打在城墙,碎石纷飞。 邓仁指挥着军队守城,同样使用火炮反击。 一发炮弹在乌压压的人群中射开,犁出一条血路。 京城的火炮不比方永的差,因为方永的火炮就是从京城中购买的。 草原人奴役了许多京城的工匠,让他们没日没夜的制造火炮和弹药。 不过火炮只是攻城之战的一部分。 士兵的配合,将领的指挥,还有士气等等,都是很重要的因素。 马老黑和翟逊各自负责京城的西门和南门。 李盛原来负责攻打东门,不过其指挥能力不足,攻打了一段时间后方永让张远替换了李盛。 如今三个门每天都在爆发极为激烈的战斗。 将帅通过指挥令旗发号施令。 士兵时而散开。 这是为了躲避城上密集的炮火。 时而聚集起来,这是因为城上的炮火暂时陷入冷却,趁此机会聚集力量,发起猛烈攻击。 千余名淮阴军顺着云梯攀爬而上,有的遭遇落石、滚木,有的遭遇金汁、箭矢。 许多淮阴军在攀爬过程中不幸跌落,但也有许多淮阴军顺利攀爬而上,展开厮杀。 淮阴军的指挥官观察着城墙上的局势,见草原人的一处防御出现空档,顿时一摆令旗。 大片淮阴军如潮水般冲锋而去 一名淮阴军翻上城墙,一刀砍下,将一名草原人的手掌砍断,对方抱着断臂发出惨叫。 旁边一名草原人挥刀砍来,被淮阴军提刀架住。 右边忽然有一名草原人举枪刺来。 淮阴军不慎被刺伤。 好在后面的队友及时爬了上来,用手中的圆盾进行掩护,二人配合起来,战力强悍。 草原人很少会互相配合,基本都是各打各的,这对淮阴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。 邓仁严肃的指挥着战斗,这时手下士兵紧急的前来报告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