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将军,听闻那颜良武艺超绝,连关将军都不是他对手,将军独自出城,是不是太过冒险了。”左右部下劝道。 赵云却沉声道:“颜良单骑前来,足见其气势胆量过人,本将若不出城一会,岂非被人嘲笑。” 说罢,赵云也不听劝说,提枪下得城去。 城门徐徐打开,吊桥缓缓放下,赵云坐胯白马,手提银枪,单枪匹马的纵马出城。 片刻后,赵云也勒马于楚军一箭之地外,两人相隔五步,勒马正对。 “赵子龙,久违了。”颜良身为一国之君,只是向他点头致意。 赵云却抱拳还之一礼:“今日有幸一睹殿下尊容,实乃云之所幸。” “赵子龙,本王不是喜欢废话的人,今日只问一句,当年本王与你所提之事,你现在可想清楚了吗?”颜良开门见山,旧事重提。 赵云身形微微一震,脑海之中,不禁浮现起了当年梁国一战的情景。 赵云当然不会忘记,那次他与颜良阵前相遇,颜良直斥刘备乃违君子,要招降他赵云。 那时的赵云,当然是一口回绝,而今时的赵云,却恍惚了那么一刻。 “燕王待云不薄,云焉敢背叛,殿下的心意,云只能心领了。”赵云没有摆出大义凛然之状,只委婉的拒绝了颜良的招降。 倘若今日换成了关羽,亦或是张飞,甚至是燕国别的新将领,若非他们真的有心归降,面对颜良的招降,恐怕必会大义凛然的慷慨一番,以表自己对刘备的忠心。 而赵云,却是不怒不急,平淡如水。 赵云的这份淡泊与从容的品质,正是颜良欣赏之处。 颜良却也不怒,只冷笑道:“赵子龙,你也是洞察秋毫之人,刘备这些年的所作所为,你也应该看得出来,此人完全就是一个虚情假义,自私自利的伪君子,你不归降本王无妨,至少这一点你不能不承认吧。” 赵云的心头一震,剑眉微微一凝,那般表情,显然是被颜良戳中了痛处。 当年自从梁国一战失利后,刘备先是不惜写休书,抛弃糟糠之妻,以换取颜良的退兵,再到后来用各种不光彩的手段,窃取袁家的江山,乃至前番为收买人心,不惜给匈奴能虏招魂…… 刘备诸般假仁假义的作为,赵云是无一不看在眼里。 当年赵云弃了公孙瓒,毅然跟随刘备,乃是看中了刘备的仁义之名,经过这么多年,经历了这么多事,赵云却已发现,原来真实的刘备,跟表面上的刘备,竟是截然不同。 “颜良说得没错,燕王,的确是那样的人!” 赵云的脑海中,猛然间回响起这样的声音,几乎有那么一瞬间,赵云就要脱口而出,承认颜良所说。 只是,话到嘴边,赵云却猛然间清醒了过来。 身为大燕之臣,即使燕王真如颜良所说那样,他又岂能承认,那时岂非大逆不道。 赵云硬生生的将真话咽了下去,只淡淡道:“争天下者,若不用些手段,用一些虚名,又岂能收取人心,殿下你不也被世人称为暴君么,难道殿下敢承认自己,的的确确就是暴君吗?” 赵云反问一句,似乎想藉此来压回颜良的讽刺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