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楚军铁骑更是一路辗杀,将这班失去了指挥的败军,肆意的踏在铁蹄之下,将脚下的土地,染成腥红的血毯。 震天的杀声,渐渐止歇,五千汉卒已为赵云的骑兵杀得几近,只有为数不多的百余骑兵,侥幸的逃过了一劫,狼狈不堪的逃还了邺城。 而此时,邺城南门上,诸葛亮还在摇着羽扇,以一种嘲讽的目光,看着楚营中熊熊而起的火焰。 “此役我军虽胜,只可惜那五百潜伏的将士,只怕事后都要为楚贼所害呀。”曹仁感叹道。 诸葛亮却不以为然,只冷淡道:“为了大局,牺牲也是在所难免,这五百将士是为了大汉而死,他们是死得其所,死得光荣。” 左右士卒听得诸葛亮这般无情之词,心中都暗暗感到发毛。 曹仁默然,遂不再多言,只默默的看着楚营中熊熊火光。 此时,距离行动开始已经过了半个多时辰,楚营中的火势,依然未息。 曹仁开始还没什么,但看着看着却心中愈发狐疑,蓦然间,曹仁眼神微变,似乎看出什么异样。 “停止擂鼓,停止叫喊,都给我停下来!”曹仁大喝道。 号令传下,战鼓声很快停下,早已喊到嗓门嘶哑的汉军士卒们,遂是气喘吁吁的停了下来。 诸葛亮却奇道:“子孝,为何下令停下来?” “诸葛丞相,你仔细再看楚营,难道没觉得有些奇怪吗?”曹仁手指向楚营。 诸葛亮满脸疑色,再次将目光转向楚营,这一次,却是带着怀疑的心理,仔细的观察。 半晌后,诸葛亮的神色蓦的一变,似乎也看出了些许可疑之处。 那可疑的地方,正是楚营中的火势。 按理来说,那五百细作放火烧营,楚军若是及时察觉,便能很轻易的镇压,然后迅速的去扑灭火势。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,那必然会四处蔓延,越烧越大。 而若火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,火势就该越来越小,起火之处也该逐个减少才对。 但对面的楚营中,火势却长时间的保持不变,既没蔓延,也没有减弱,起火点的数量也没有减少。 诸葛亮太过自信,所以没有看出这怪异之处,而曹仁由始至终,对诸葛亮的计策都保有几分不信,仔细琢磨之下,便即发现了不对劲之处。 诸葛亮也是聪明人,如今在曹仁的提醒下,再仔细这般一看,果然就看出了异常之处。 “难道说,那些火竟然是……”诸葛亮脸色惊变,那竟然之后的话,竟是不敢说出口来。 曹仁脸色已铁青,沉声道:“敌营中的那些火,必然是楚贼故意点燃的一堆堆的篝火,而不是烧着的营帐,唯有如此,才能解释眼下所见,诸葛丞相,我们很可能中计了。” 诸葛亮身形一震,一股恶寒涌上心头。 “不可能,本相的计谋天衣无缝,颜贼如何能识破。”诸葛亮沙哑的叫嚷,不肯承认这尴尬的事实。 曹仁却正色道:“诸葛丞相,事关我五千将士的生死,现在不是好面子的时候,应该速速下令,命牛金率军撤回才是。” 那火堆既然是楚军故意点燃,就证明颜良已识破了他们的计策,若如此,那诸葛亮所谓里应外合之计,颜良也必然早有知晓。 这样的话,那东门一线,楚军必然早有防备,牛金那五千兵马前去,岂非自投罗网。 第(2/3)页